中新网宁波9月27日电(记者 林波)当梦想照进现实是什么感觉?
对于中国队组合薛晨/夏欣怡而言,这一刻无疑是喜极而泣的。9月27日,杭州亚运会女子沙滩排球决赛在宁波半边山沙滩排球中心举行,薛晨/夏欣怡组合以2:0的成绩击败日本队组合石井美树/沟江明香,为中国队实现该项目的六连冠!
中国队组合薛晨/夏欣怡获得杭州亚运会女子沙滩排球金牌。 韩海丹摄
“创造连续六届的冠军。”在此前的比赛中,薛晨曾不止一次说出这个梦想。自2002年釜山亚运会至今,中国女将从未让该项目金牌旁落。
“所有的这些,每一分都是拼来的。”薛晨表示,这是一个传承,前辈们通过奋斗拿到了亚运会该项赛事的第一枚金牌,到了她们这一届也延续了高标准、严要求。
1989年出生的薛晨是一名“老将”,曾获得过该项赛事多哈亚运会、广州亚运会的冠军,她的搭档夏欣怡是一名“95后”,也曾获得过亚运会冠军。
中国队组合薛晨/夏欣怡比赛现场。 韩海丹摄
在比赛中,“新老组合”的搭档配合非常默契,两人合作时间很长,在今年6月份的亚锦赛上,薛晨和夏欣怡就一举拿下冠军,以2:0的成绩横扫泰国队组合沃拉皮拉查亚孔/塔拉瓦蒂,夺得亚锦赛冠军。
这一切与她们每天的训练分不开,与一点一滴的努力、一代代沙排人的精神传承分不开。
夏欣怡表示,两人的配合从小组赛一场场积累到现在,慢慢地,一场比一场好,她们也希望通过比赛找到搭档的感觉。
“打沙滩排球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很多衔接的工作都是她在做。”薛晨表示,在观众看到的拦球、扣球背后,离不开搭档夏欣怡的配合,“只有她防起来,才有我后面的球。”
关于未来,薛晨表示,距离明年的巴黎奥运会没有多少时间了,接下去将参加世锦赛,也希望能在世锦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亚运会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场期中考。”薛晨直言,目前她们还没有拿到巴黎奥运会的入场券,接下去将会一战一战、一步一步取得高积分,提前锁定出线权。(完)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著名作曲家陈其钢首部自传《悲喜同源:陈其钢自述》日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深刻勾勒了陈其钢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音乐事业。
从他年轻时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前往法国深造并成为音乐大师梅西安的关门弟子,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为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创作音乐,再到中年痛失爱子,病后回到故乡归隐,回望创作与人生,一路跌宕起伏、悲喜交织。
《悲喜同源:陈其钢自述》首发现场。三联书店出版社供图
陈其钢祖籍浙江,生于上海,长于北京,父亲陈叔亮是知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母亲肖远则是音乐教育家。幼时,父亲喜欢带着陈其钢参观博物馆和古玩店,在家中学京戏、昆曲,与姐姐四手联弹钢琴,可以说,艺术家庭熏陶注定了陈其钢的音乐之路。
1977年重开高考之门,陈其钢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距离成为作曲家的梦想更近了一步。考入作曲系的陈其钢那年27岁,在名满天下的“央院作曲系77级”中,彼时谭盾、叶小钢、郭文景、瞿小松等已开始小有名气,日后也都成为中国音乐界的翘楚。而陈其钢当时还名不见经传。
《悲喜同源:陈其钢自述》书封。三联书店出版社供图
1983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第三次留学潮,陈其钢赴法国深造。留法期间,陈其钢几度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在异国他乡里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故事在自传中有精彩的叙述。
陈其钢怀着忐忑的心情,给作曲大师级人物之一的梅西安寄去一封信,并未想到真的获得了两个月后得以见到这位大师的机会。他用全部精力进行准备,深入了解梅西安、创作一首新作品。可以说,陈其钢再次凭借身上那股冲劲儿、韧性与无畏,敲开了大师本已关上的大门,破例收他为关门弟子,并逐渐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段中西文化交流的历程,让陈其钢的音乐创作更加丰富多彩,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创作视角。这种跨越国界的音乐之旅,不仅让他接触了西方音乐的精髓,也让他的中国文化底蕴得以不断深化。
1999年,陈其钢曾与张艺谋合作过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次顺利合作为之后的奥运音乐创作埋下了伏笔。2007年底的一天,张艺谋找到了陈其钢。彼时的陈其钢并未想到自己可以成为奥运会的音乐总监。奥运之后,陈其钢为张艺谋的三部电影《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创作了音乐。
书中,陈其钢以他的个人经历为线索,穿插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而他也是在时代浪潮下个体命运变迁的真实写照。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也是一部社会历史的记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