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著名作曲家陈其钢首部自传《悲喜同源:陈其钢自述》日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深刻勾勒了陈其钢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音乐事业。
从他年轻时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前往法国深造并成为音乐大师梅西安的关门弟子,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为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创作音乐,再到中年痛失爱子,病后回到故乡归隐,回望创作与人生,一路跌宕起伏、悲喜交织。
《悲喜同源:陈其钢自述》首发现场。三联书店出版社供图
陈其钢祖籍浙江,生于上海,长于北京,父亲陈叔亮是知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母亲肖远则是音乐教育家。幼时,父亲喜欢带着陈其钢参观博物馆和古玩店,在家中学京戏、昆曲,与姐姐四手联弹钢琴,可以说,艺术家庭熏陶注定了陈其钢的音乐之路。
1977年重开高考之门,陈其钢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距离成为作曲家的梦想更近了一步。考入作曲系的陈其钢那年27岁,在名满天下的“央院作曲系77级”中,彼时谭盾、叶小钢、郭文景、瞿小松等已开始小有名气,日后也都成为中国音乐界的翘楚。而陈其钢当时还名不见经传。
《悲喜同源:陈其钢自述》书封。三联书店出版社供图
1983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第三次留学潮,陈其钢赴法国深造。留法期间,陈其钢几度遇到生命中的贵人,在异国他乡里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故事在自传中有精彩的叙述。
陈其钢怀着忐忑的心情,给作曲大师级人物之一的梅西安寄去一封信,并未想到真的获得了两个月后得以见到这位大师的机会。他用全部精力进行准备,深入了解梅西安、创作一首新作品。可以说,陈其钢再次凭借身上那股冲劲儿、韧性与无畏,敲开了大师本已关上的大门,破例收他为关门弟子,并逐渐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段中西文化交流的历程,让陈其钢的音乐创作更加丰富多彩,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创作视角。这种跨越国界的音乐之旅,不仅让他接触了西方音乐的精髓,也让他的中国文化底蕴得以不断深化。
1999年,陈其钢曾与张艺谋合作过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次顺利合作为之后的奥运音乐创作埋下了伏笔。2007年底的一天,张艺谋找到了陈其钢。彼时的陈其钢并未想到自己可以成为奥运会的音乐总监。奥运之后,陈其钢为张艺谋的三部电影《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创作了音乐。
书中,陈其钢以他的个人经历为线索,穿插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而他也是在时代浪潮下个体命运变迁的真实写照。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也是一部社会历史的记录。(完)
中新网重庆9月27日电 (张旭 谭君)记者27日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当天,随着控制性工程云雾山隧道贯通,标志着重庆城轨快线璧铜线(以下简称“璧铜线”)全线贯通,向2024年底通车运营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9月27日,重庆城轨快线璧铜线云雾山隧道贯通现场。(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供图)
据介绍,璧铜线全长约37公里,共设九座车站,起于铜梁西站,经铜梁站、铜梁新城站、蒲吕站,穿云雾山至璧山区,经大路站、河边站、黛山大道站后,止于璧山站,项目于2021年4月全线动工建设,计划2024年底开通运营。
璧铜线是采用“PPP+TOD”模式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由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重庆市铁路集团组成的联合体与政府出资方代表共同出资,组建PPP项目公司,负责璧铜线全过程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及移交等工作,特许经营期限20年,其中建设期4年、运营期16年。
图为9月的重庆城轨快线璧铜线云雾山隧道口。(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供图)
云雾山隧道位于璧铜线中部,是全线的“咽喉”工程,隧道全长5810米,洞身穿越采空区、岩溶、断层、低瓦斯等不良地层,地质条件复杂。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于9月27日实现了隧道贯通。
璧铜线设计时速140公里,未来将与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贯通运营,缩短铜梁、璧山与重庆主城的通勤时间,加快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