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诗无敌,思不群”,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剧团演出的原创音乐剧《将进酒》21日晚在京首演。该剧以匠人精神,打造诗意世界,带领观众梦回大唐,邂逅少年李白。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在《将进酒》中担任艺术指导兼主演,他坦言出演李白感到很兴奋,这样一个人生丰富多彩又在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创作空间很大。而且他在保证音乐与表演的同时要兼顾武术,也充满挑战。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音乐剧团副团长、音乐剧演员喻越越在《将进酒》中出演女主角明月并担任执行监制。导演马达拥有丰富的戏剧执导经验,《将进酒》是他沥尽心血的一次原创国风音乐剧创作。马达认为,音乐剧的尽头是原创,而“国风”便是中国原创音乐剧最合适的主题之一。在创作中,他全力将国风元素立起,用中国人的方式,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讲这个属于中国人的故事。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人物塑造上,该剧突破传统印象,全方面、多角度塑造了一个行走于尘世的“凡人”李白,剧情聚焦于少年李白的成长历程,重点突出其青年时期在四川江油的生活情景,还原李白“越磨砺越芬芳”的人生故事,与明月青梅竹马的爱情,与吴指南、杜甫肝胆相照的友情,与李客、李月圆血浓于水的亲情……观众通过《将进酒》窥见了李白耀眼人生背后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舞美设计上,《将进酒》将LED技术搬上舞台,充分延展了舞台视觉呈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以数字技术打造艺术奇观。舞美设计师通过AI手段创造了部分场景,还原剧中景象,郁郁葱葱的竹林、灯火辉煌的长安、熙熙攘攘的街市、奇峰险峻的蜀道、月色笼罩的山河……屏幕上的画面真实生动、壮阔美丽,配合灯光、置景、道具,将音乐剧营造出电影感,让观众感受到“超写实”的视觉语言。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武术则是该剧的又一个设计亮点。诗、酒、剑,共同构成了李白的精神内核,为了向观众展现作为“剑客”的李白,剧中加入不少武术表演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还加入了舞蹈李白的角色,专业舞蹈演员以肢体语言展现李白潇洒不羁的个性与“超我”的心理状态。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只此青绿》后,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又一部作品,用音乐剧这一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承载起“李白”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让观众通过音乐与戏剧的现代艺术手段充分领略李白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据悉,音乐剧《将进酒》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江油市人民政府、央视网共同出品,并入选“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首轮演出将持续至9月24日。此后该剧将开启全国巡演赴上海、青岛、西安等城市。(完)
中新社武汉9月22日电 (记者 杨程晨 邹浩)在22日举办的一场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关系发表观点。有台湾学者表示,推动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关键推力在于中国式现代化。
以“践行对台总体方略 共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六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当天在武汉举行。
大会发言环节,台湾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朱新民说,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论述表明,现代化的模式、路径是多元的。长期以来“现代化”被一些人认为等同于“西方化”,而中国的这一模式适应于中国国情并迅速取得重大成果。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都需要符合其国情、文化、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种包容性、开放性才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
2023年对台工作会议进一步论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朱新民对此表示,中共对台工作总体方略是将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相互联结。他指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是与时俱进的,实现目标的关键推力与动力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换言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缺少台湾。两岸关系向前发展需要争取民心,当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相信会让更多台胞有所感受并有所回应。
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开煌同样提到“现代化”一词曾被西方话语体系“主宰”。他特别指出,西方一些人所不能理解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为了“称霸”或“争第一”,中国人相信百花齐放。他提出,关于这一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研究,两岸学者都应参与其中,尤其是台湾的知识精英可以站在台湾的角度,为完善论述提供重要见解。
谈及中国式现代化对台湾的启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刘性仁指出,两岸的合作与发展是重点,在推动各领域交流往来的过程中实现民众的共同福祉,两岸关系才能前行。他称,两岸融合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已有相当的基础及规模,台资台企应把握大陆出台“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政策的机遇,参与到各项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中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彭维学提到,过去十多年来,两岸融合发展呈现出政策体系不断充实、领域范围不断扩大、措施不断走实走细、未来机遇不断增多等特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走稳走深,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大陆适时推出支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政策文件,一方面将吸引更多台胞台企“登陆”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工作积累经验。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巫永平说,台湾企业随着大陆的发展而发展,两岸密切的贸易关系成为台湾外贸盈余的主要来源。如今,台胞台企得以借大陆新一轮现代化建设的高潮促进自身发展,大陆愿为两岸同胞提供发展机会,为台资台企提供诸多便利和优惠,让生活在大陆的台胞享受同等待遇。(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