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金边9月27日电 (记者 杨强)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的“柬埔寨新生儿专科能力第二期建设项目”结业典礼,27日在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举行。本期项目中方专家、柬方医院负责人以及培训学员出席当天结业典礼。
9月27日,“柬埔寨新生儿专科能力第二期建设项目”结业典礼在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举行。黄美云 摄
2016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承担的中国国家卫健委首个妇幼健康工程走进柬埔寨,与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开展“点对点”交流合作。
7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对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进行全方位帮扶,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使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新生儿专科能力建设获得可持续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从无到有,新生儿科医务人员专科能力不断提升,实现预期目标。
湖南省儿童医院医生曾铮在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指导新生儿复苏术。陈立健 摄
本月15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派出9位专家赶赴金边,对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进行现场评估和培训指导,帮助该医院进一步完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硬件设施建设,提升新生儿科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及能力建设。
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共有130名医务人员参加此次现场培训和考核。该院NICU副主任Ravin表示,此次培训拓宽了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国际视野,填补该院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的国内空白,增强医院各专科业务能力,期待更多医务人员未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专项进修培训。
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肖艾青为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医务人员讲授婴儿暖箱的使用。曾铮摄
项目负责人、湖南省儿童医院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主任王莉表示,2016年以来,中国湖南和柬埔寨两家医院围绕柬新生儿救治问题展开合作,全方位多维度帮助当地新生儿医学发展,对口援助7年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她表示,下个阶段,湖南省儿童医院将继续与柬埔寨国家儿童医院携手共进,为新生儿专科的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当地儿童健康保驾护航,把对口医院援助项目打造成“健康丝路”典范工程。(完)
中新网济宁9月27日电(宫宏宇)文学作品是民族精神文脉传承的载体,也是不同文明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在人文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借助文学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26日举行的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之尼山世界文学论坛上,多位专家、作家强调,文学创作要在尊重个性和差异的基础上,抛弃偏见,弘扬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中新社记者 梁犇 摄"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9/26/ad324b12e1484b409822b05344ca84e0.jpg" alt="中新社记者 梁犇 摄" />
图为会议现场 中新社记者 梁犇 摄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学上首先要意识到文学审美具有自己的传统特色和独特的发生、发展逻辑,不同文明和文化传统之间的文学交流是平等的,不受经济地位和国力强弱所影响。”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杨扬表示。
巴基斯坦文学院院长优素福·胡什克强调,人类共同价值观具有将人类联系在一起的内在能力,各国唯有勠力同心,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观,才能制定战略和行动计划,克服各类全球性挑战,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平和健康的世界。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文化语言研究系中文教研室主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彦结合自己创作《兰台遗卷》时全力打捞中外交流史上诸多被忽略遗漏的珍贵史料的经历表示,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文明互鉴,地球上全体人民必须摈弃偏见、面对事物本质,携手步入人类命运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借助中外交流的春风,一批中国文学作品也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表示,新时代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胸怀拥抱人类文明,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更多展现中华民族特色精神和气派的优秀文艺作品。
“当代文化与中国文学工作者应自觉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遵循艺术规律、创新艺术表达的同时,主动适应新时代文艺精神的需求,积极回应时代呼唤,讲好中国故事,用温暖的有力量的文字给予读者以精神慰藉,展现昂扬奋进的新时代风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