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香港9月26日电 (记者 韩星童)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创科署)主办的“创新科技嘉年华2023”将于10月28日至11月5日在香港科学园举行,展出多项本地创新发明和科研成果。嘉年华9月26日举行新闻界预览。
“创新科技嘉年华2023”将以“智慧生活绿色科技”为主题,在香港科学园设置38个摊位,展出多项本地创新发明和科研成果,部分摊位亦设有互动游戏。现场亦同时举办约150场不同主题的创科工作坊,当中包括亲子工作坊。
据悉,今年嘉年华活动获得香港的大学、研发中心、政府部门等50个合作伙伴支持,期望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提升市民对创科的认识,启发年轻一代对STEM(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的兴趣,推广创科文化。今年的嘉年华亦是“开心香港”的响应活动之一。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举行“创新科技嘉年华2023”新闻界预览。 李志华 摄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署长李国彬出席新闻界预览时表示,创科署一直积极推动香港的创科发展,除了发展基建、支持研发和科技应用、培育创科人才,推广创科文化亦是创科署的工作重点之一。
预览展出部分参与团队的研发项目,团队代表介绍其作品的意念来源、研发过程、特色、功能和应用范畴。
香港城市大学团队介绍其研发的“智能海绵”,这是一种多功能、选择性吸油海绵,可用于各种环境,包括水产养殖过滤系统、家居油脂清洗,以及咸淡水域油污清理;由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研发的“5G云端机械人系统”,通过结合先进的5G、云端运算和机械人技术,于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执行精细任务,从而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同时降低人为干预和风险;中华基金中学介绍其研发的“走塑·蜡‘唧’行动”,以蜂蜡、松香和大豆渣等物料,替代塑胶作为3D打印的原材料。
此外,嘉年华期间会有约35场网上讲座,主题包括空气污染、人工智能等。(完)
中新网拉萨9月26日电 (拉巴卓玛 刘瑜)每天往返1080级台阶,每月70万步,每年21万公里、绕地球5圈的严防死守是拉萨市布达拉宫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缑旭飞守护布达拉宫消防安全的日常。
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零火灾是底线。2017年3月,缑旭飞来到了布达拉宫模范消防大队工作。
缑旭飞在布达拉宫每日闭宫前会逐一检查酥油灯和香炉,将明火完全熄灭。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供图
期间,他根据布达拉宫文物古建筑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文物建筑消防科研,撰写调研报告7篇,为西藏文物建筑火灾防控、火灾扑救以及高层文物建筑预防雷击、自动化消防设施建设、文物建筑智慧消防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持续优化灭火预案,创新研制水带背包,解决负重登山难题,有效缩短初战时间;带头设计13条总长1380米的供水干线,使消防车不出车库可直接供水加压;提出在酥油灯上增加提示标尺,要求宫殿内的酥油灯油面不得高于10cm,有效排除了香油外溢的风险,努力利用现代消防科学技术为布达拉宫搭建“防火墙”。
缑旭飞正在讲解消防知识。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供图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布达拉宫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缑旭飞将自己定位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员和民众的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团结各族人民,展现出了雪域火焰蓝的精神风貌。
2018年3月,独自来藏旅游的山东老太刘阿姨在游览布达拉宫时突发腿疾,瘫倒在地。正在巡逻执勤的缑旭飞及时发现了老人的异样,准备和队员一起送老人下山。远道而来的老人却面露遗憾,缑旭飞敏锐地捕捉到了老人的心理,提出可以背着她继续参观。就这样,在一个多小时的游览中,缑旭飞一边背着老人,一边为她介绍宫殿的文物、历史,让老人的西藏之行不留遗憾。
工作间隙,他也经常帮助布达拉宫内的僧人劳动,搞好团结,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用新西藏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引导广大僧人,深化僧众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增强他们对伟大祖国的向心力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广大僧众成为维护布达拉宫殿安全稳定的自觉参与者和忠实支持者。
扎根基层灭火救援一线17年,处置灭火抢险救援任务上千起,缑旭飞练就了过硬的灭火救援技能,也始终践行着火焰蓝的忠诚与坚守。(完)